(1) 測量數據
Rig | Idle(W) | Load(W) | PF |
IBM Netvista P4-2.4,Seasonic S12-330W | 44~ | 90~ | ~99% |
DIY(GA-8IG1000-G, Mobile P4-1.4@1.6, AGP卡, 1394卡, Seasonic S12-380W) | 53~ | 沒量到 | ~99% |
DIY(P4P800-VM, Desktop P4-2.4, AGP, 軟壓視訊卡, FSP-250W) | 75~ | 115~ | ~59% |
DIY(Epia 5000, Morex 60W,NIC*1) | 13~ | ~24 | ~99% |
DIY(P3-500, AcBel 300W) | ~34 | 4x | ~57% |
Enlight 250W PSU + 7200rpm HD | 7 | 7 | ~57% |
(2) 為什麼 PF 差距那麼大? 這樣是不是會比較花電費?
找了一下網路, 看到了這篇 PFC Decoded , 意思大概是說:
- 實際會被電器用掉的東西是 W, 不是 VA. (PF = W/VA, 也就是說, 若 75W,PF=0.5, VA=150)
- 一般家庭用電(美國. 台灣大概也一樣吧?), 是用 W 來計費的, 例如千瓦小時(KW*hr)
- 實際上這些計算, 公式相當複雜, 除非真的禮拜六晚上沒事情做,
- PFC (or Active PFC) 的好處是, 讓電力公司不需要準備太好的設備; 目前已經有些國家要求電器必須要有 PFC 功能了. 實際上有 PFC 功能的 PSU 可能還比沒有 PFC 的, 多耗一點電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